|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孙峰峰受聘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特聘专家并作《AI重构文化艺术产业》专题报告 |
| 发布:南京投石科技 | 发布时间:2025-10-28 17:47:12 | 点击次数:0 |
![]() 2025年10月24日-26日,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二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暨秋季艺术家读书班在南京南钢宾馆举行。本期读书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面向人工智能新时代,开拓艺术创作新天地”为主题,吸引了全省近百名艺术家踊跃参与。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省艺研会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为参会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触碰前沿、交流思想、激发灵感的学习平台。 江苏省文联主席、省艺研会会长章剑华,著名评论家、江苏省文联原一级巡视员、省艺研会特聘专家刘旭东,江苏省文联原巡视员、省艺研会常务副会长杨企鹏,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行业导师孙峰峰,以及南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芳,副总裁、工会主席黄旭才,总会计师梅家秀等领导嘉宾参加了相关活动。 会议宣布聘请丁捷、韩显红、金伟忻、管云林、孙峰峰、陈峰宁、倪明等7位同志为省艺研会第三批特聘专家。章剑华主席为到场的专家颁发了聘书,并表示,特聘专家是艺研会的宝贵资源,也是彰显艺研会创作水平与研究水准的硬支撑,相信在特聘专家们的支持下,艺研会一定能更好地发挥使命、更上台阶。
江苏省文联主席、省艺研会会长章剑华主持会议,领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作题为《AI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新趋势与新实验》的专题讲座。他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提升人类能力的“超级工具”,更是推动科学研究与社会公平的“颠覆性引擎”和“普惠性平台”。他以最近正在洋河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为例,描绘了艺术创作与产业融合的新图景。"艺术创作可以像科技创业一样引入风险投资。"章剑华的话打破了人们对艺术创作的固有认知。他详细阐述了人机合作模式——艺术家负责定调与核心创意,AI负责执行与延展,形成1+1>2的创作共同体。
孙峰峰总结提出了数字内容的四大生产趋势,从以数字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三维建模、三维动画到以Team Lab、雷菲克·阿纳多尔等为代表的计算机程序算法生成内容,从以《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为代表的AIGC集成新媒体数字技术转化,到《AI现代苏州繁华图》为代表的人机共创、数字内容融合生产案例,并提出善于应用技术工具的艺术家,更有机会用技术手段去表达思想。 孙峰峰还以近期获得2025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的作品《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为例,深度分析了在阅读碎片化的当下,经典文学作品如何接触新技术,触达到更多新一代读者。
《故宫三部曲》这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为了提炼关键场景进行视觉转译,作为主题性展览,从历史角度看,创作团队选取了西方的主题性绘画作为展览的艺术形式。作为国内首个纪实文学改编的AI浓度86%的故宫主题人工智能新媒体艺术展,投石智能创新性提出了一个AI创作的技术路径: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解析文本技术读懂历史故事,抓取关键情节和情感,在通过生成对抗网络技术生成油画,AI画家根据理解反复试错作画,最后经过油画艺术家对构图、光线、服化道进行微调,最终生成相对逼真的油画,传统油画创作一副需3-8个月,经过专业的训练AI油画模型生成仅需1-3天,整体效率提升90%。通过收集了几千张素材图片,训练兼容了包括列宾、路易大卫等国内外十多位油画大师的风格,135天生成了8万多张油画,最后选择了本次展出的57张AI油画。他认为人工智能创作正在刺激技术和艺术的突破性发展:一方面AI技术会促使艺术家在理念、思维和技法上不断创新,否则其技术可能被AI超越;另一方面,工程师也会因艺术的美学挑战而推动技术迭代,这种“彼此不满又彼此促进”将成为未来常态。他表示“气韵再生”AI绘画大模型通过“吃进了”成千上万幅中外著名画家的画作,才有了今天的水平和笔力,而传统绘画却需要艺术家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砺,才能掌握精湛的绘画技巧。本次展览还提出了”AI浓度理论”,即把一个展览中数字内容生产采用AI工具生成的比例定义为AI浓度,并根据AI浓度比例,来评估定义一场展览、一个展厅的AI含量。
孙峰峰强调,AI本身不能创作,需与人类深度合作,例如由油画艺术家对油画的构图、光线、服化道等细节进行微调,实现技术与艺术的互补。他还以2025年获得法国设计奖银奖的作品《AI现代苏州繁华图》为例,提出人机协同创作机制,即由艺术家主导构图与美学把控,由人工智能训练的画家模型完成初稿生成,并针对光线、色彩等细节进行人工微调。这种“艺术家-AI”协作模式既保留人文审美,又提升创作效率。 《AI现代苏州繁华图》是我国第一幅以都市文化弘扬为题材的人工智能绘画长卷,今年9月荣获了2025年度法国设计奖银奖。该作品由江苏省文联主席、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章剑华策划并参与创作,著名画家徐惠泉、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孙峰峰AI团队、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完成的“艺术家-AI”协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在2025年江苏书展期间,已经捐赠给苏州市人民政府,后续衍生的展览、文创、研学也正在进一步策划中。 由此,孙峰峰进一步提出了AI文化艺术创作的两种产品开发模式: “训练本地画家—绘制本地文旅资源的AI画作—艺术策展—思想大师的文艺批评”, “挖掘文学作品IP—AI可视化场景—艺术策展—研学文创”。可以应用于城市文旅资源的故事拓展,也能用于游学、内容创作、商业展览、文创开发等商业活动。 孙峰峰表示AI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个“技术平权”的时代。就“艺术创作”来说,也给IT工程师带来了“艺术平权”的时代,因为AI给了没有受过艺术训练的人成为“艺术家”的可能与机会。
会后,读书班艺术家们集体参观了《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参培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也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们对当下文艺发展之路的深度思考,为今后的创作打开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力。
本期读书班是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推动艺术与时俱进的一次积极探索,活动不仅深化了艺术家们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认知,更通过实践与交流拓宽了创作视野,成为一次融汇思想、情感与技艺的艺术盛宴。 未来,投石智能将持续推动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AI等前沿科技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不断夯实文化根基,打造更具人文温度、艺术质感与现代气息的人工智能艺术服务商的企业定位,并联合省艺研会等专业艺术家平台,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支持更多艺术家关注新技术融合下的时代课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以更开阔的眼光、更鲜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更多反映社会发展、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和刚好的文化艺术体验,助力江苏省当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
|
| 联系投石科技 |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4号投石楼 |
| 咨询:025-85497011 | |
| E-Mail:toushi@vip.qq.com |
| 售前咨询:025-85497011 | ![]() |
| 售后服务:13951786303 |
![]() |